v8月5日,辉瑞公布2025第二季度业绩,同时更新了管线信息,公司终止8个临床项目,包括一款名为PF-06954522的口服GLP-1激动剂。
辉瑞是最早开发口服小分子GLP-1的大厂,曾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表示“肥胖产品是公司应对80亿美元的专利危机的潜力增长点”。辉瑞曾算过一笔账:到2030年,全球GLP-1口服药能达到300亿美元。目前全球只有诺和诺德的口服版司美格鲁肽Rybelsus在美国获批,连礼来都没口服版GLP-1上市。
全球都在等能和诺和诺德、礼来“对打”的第三家出现。PF-06954522已是辉瑞口服GLP-1管线中的“独苗苗”,这个时候,辉瑞却主动终止了。
辉瑞官方表示,这次PF-06954522的终止不是由于安全问题,而是基于对“I期试验数据和GLP-1市场格局”的评估。这也说明,这次口服GLP-1的“清盘行动”完全是公司战略主导,辉瑞是否认为口服GLP-1已经不吃香了?
口服的百亿美元市场,兑现是个难题
从诺和诺德开发司美格鲁肽开始,众多大制药企业都想着如何规避传统GLP-1注射液在生产、运输的问题,开发口服制剂。
GLP-1口服药的整体研发路径可以大致分为多肽类和小分子类。辉瑞是最早布局小分子GLP-1口服制剂的大厂。
辉瑞有意跟诺和诺德、礼来错位竞争,从一开始就重点在小分子GLP-1上布局,开发两条管线分别是Lotiglipron和Danuglipron。但2023年,已步入II期临床的Lotiglipron因肝损伤率先失利,辉瑞转而押注有潜力挑战诺和诺德、礼来的大单品Danuglipron。可惜今年4月,Danuglipron也因肝损伤问题终止了。
这次辉瑞没有说PF-06954522也存在毒性问题,退出口服小分子GLP-1的开发,可能是因为这类制剂的市场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好。
据辉瑞发布的《Near-Term Launches High-Value Pipeline Day》预测,2030年,GLP-1市场的规模将达到约900亿美元,而口服GLP-1将占据总GLP-1市场的30%,达到300亿美元。但实际市场需求存在很大泡沫,口服制剂整体上不如注射剂。
目前,诺和诺德GLP-1口服药Rybelsus的降糖适应症就已在美国、中国上市,可以说一家独大。即便如此,今年口服版GLP-1的销售增长仍有疲软趋势。据财报数据,2024年上半年,Rybelsus的销售额约合16.0亿美元,同比增长31%;到了今年上半年,Rybelsus的销售额约合16.79亿美元,和去年比增长不多。
辉瑞手中的管线还刚刚到I期,安全性这一关都还没过,就已经看到了市场表现的颓势。如果继续开发,辉瑞CEO估计又要被行业非议了。
格局生变,搅动一池春水
跨国大药企向来嗅觉敏锐,当断则断。不过这一次,辉瑞并没把话说死,表示在肥胖症领域将通过外部合作与收购来补充。
辉瑞研发思路的变化,向行业散发了一个鲜明信号:GLP-1小分子口服制剂可能要迎来巨大变化,届时,口服制剂的产业危机或将沿着GLP-1的生态链向下传导。
整体上GLP-1口服制剂的开发难度都很大,以至于到现在都没有出现第二个上市品种。但就是因为有巨大的利益诱惑,市场的火药味一直十分浓郁。全球范围有约十余款的口服GLP-1在研,大多数为小分子,礼来、罗氏、阿斯利康企业都在开发。
这次辉瑞溜得最快,可能和公司业务调整也有关系。辉瑞将在2025年底削减57亿美元成本,为潜在交易储备资金。减少不必要的开支,可以节约不少资金。另一方面,竞争对手下手速度比辉瑞快得多,辉瑞再砸钱意义不大。
口服小分子GLP-1中,目前进展最快的礼来Orforglipron,预计将在今年年底提交减重适应症上市申请,2026年提交糖尿病适应症上市申请。今年4月,诺和诺德的Rybelsus减重适应症的上市申请也已提交。花旗银行预测,2030年,Orforglipron的销售额将超过400亿美元,远高于300亿美元的市场共识。
国内市场也十分火热,恒瑞医药一马当先,其HRS-7535已推进至临床III期;8月5日,信达生物的口服小分子GLP-1R激动剂IBI3032获美国FDA新药临床试验申请批准,将在中美同步推进;其余,还有像翰森制药、华东医药、诚益生物、硕迪生物、先为达生物、闻泰医药、德睿智药等。
辉瑞GLP-1小分子口服制剂管线全军覆没,主要是因为不良反应问题。这一状况似乎在其他小分子口服GLP-1中还未出现。不过,如果不良反应是普遍问题,倒有可能连带CDMO行业也受到影响。
GLP-1小分子口服制剂是CDMO大订单来源。在行业向好时,国盛证券曾测算,仅减重适应症,按最低剂量服用Orforglipron,每位病人年需求量为1095mg,2030年,全球对应到CDMO产业的规模就能达到1122.4吨。
如今,随着GLP-1小分子口服产品受挫,CXO行业的估值恐怕也要打上个问号了。
信钰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